以往去平度主要是到大泽山吃葡萄或游天柱山著名的魏碑,所以当山友紫衿说去平度茶山采风,我就不知道是怎么样个茶山了。几辆小车一大早就从青岛市内开拔了,路上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2004年才开建的平度茶山风景区。
一路上汽车上青银高速穿插到同三高速,听老马聊斋海阔天空,受益非浅。车经平度向北行进在笔直的公路上,但远远已能望见那绵延起伏的山脉。“这都是大泽山山脉,很快就到茶山了吧?”我问。“应该是。”司机笨笨回答。正说着,我们已经来到山脚下。看看手表,两小时有余就顺利到达位于大泽山山脉的平度茶山风景区了。该景区位青岛平度市城北20公里处,北接大泽,东邻崮山,最高峰三茶峰海拔560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俨然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朝圣、动感体验和度假休闲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天然大观园。金秋时节,以海歌为首的采风小分队12人中午时分已抵达景区,便不顾骄阳的炎热从仿长城景区入口先乘上登山电瓶车。
这段长城是仿嘉峪关建造的,传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宁戚领兵来到此地,见这里四面环山,进可出奇制胜,内可戌兵操练,是屯兵戍军的好地方,于是便在这里驻扎下来,在山口建了用于防守用的长城,现在看到的长城便是在原遗址上修建而成的。长城上的茶山风景区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从茶山风景区入口到般若寺全长2500米左右, 我们一直上到茶山般若寺牌坊,节省了一大半路程。
我坐在电瓶游览车上一边不停地拍照一边浏览。据导游小韩介绍,茶山工程已初具规模,六月份以来开始试营业。我听着介绍,眼睛盯着的确是路边的涓涓细流,竟然有点仿佛到了崂山的北九水,心想只要有山有水,有佛有庙,有绿色植被,有曼妙山花,应该就是山水胜地了。
眼前茶山的山,果然是纯粹的山。看那怪石、林木、野花、洞穴、溪流,全部顺山势自然形成,就连登山的路也看不出人造痕迹,真是野趣横生。茶山四周群山环绕,地势相对较低,山水流下来,汇成一个个大小水潭,大的水潭可以称之为湖了。这让我不由想起了九寨沟里的五彩池和梯次的钙化池了。设计者在水流深而广的地方,筑起一道大坝,上部是一条桥,下部接连两级石阶,水流从桥洞飘然流下,遇阶跌宕而下,形成自然地水帘洞景观,平添情趣。水流到达河底,变得平缓而清澈,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
电瓶车一路行进在登山的水泥路上。小韩接着介绍路边的植被多是天然的板栗、柿子、桃和山杏等。我眺望着早已是绿叶成荫的满山坡,心想如果待到深秋,这里也一定是一片斑斓的锦绣吧。我遥望着那远山的青翠,决定过一段时间一定再来,绝不能与如此美的山景失之交臂呀。
山上的景色真的很美,电瓶车带着我们经过了关帝庙、儿童水上乐园、滴水观音、茶山广场、自然风光兼野外拓展区等人文景观之后,我看见沿路主干道两旁的溪流顺着长长的深山峡谷弯弯曲曲、时急时缓、奔腾而下,途中随处可见的象形石景观亦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态。旁边的木栈道依山而建,栈道下水流潺潺,呈现出欢歌笑语。“快看,右边滮泷河对岸的山峰上有一块奇石,你们看像什么?”导游突然发问。众人坐在车上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个侧身躺在那里的,就是济公醉卧石。”经他这么一说,我越看越像,有鼻子有眼的,还有那只破扇子,这不正是醉酒正酣的济公吗?真是栩栩如生,毫不夸张。
儿童水上乐园里硕大的紫砂茶壶是茶山的象征,竹子做成的连接可以把茶壶里的水引到小岛上的水井里。右边这个微拱的用七根树干作为桥墩的桥,名为心远桥,源于陶渊明《饮酒》诗文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宁静致远,茶山人愿以此景带游人远离城市喧嚣,还游人一份宁静祥和的休闲天堂。下面的回廊为人工雕琢,水流直下给回廊装点了美丽的水帘,远观水雾飘渺,由此得名“梦幻迷雾”。人们在水帘洞中休闲赏景,别有一番韵味。
最值得一提的是远处右面山坡上的大地艺术——滴水观音,据说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之最。令人惊讶的是,滴水观音的造型竟然是由栽种的常青树塑造出来的。观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菩萨之一。她手持净瓶杨柳,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眼前这位“滴水观音”手指惟妙惟肖,阳光照耀下宝瓶白光闪烁,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大地艺术奇观。
由于车行太快,许多地方导游来不及介绍。我们乘车很快上到步行30分钟路程才能到达的茶山般若寺牌坊,开始步行登山。一路上我就纳闷,说是茶山,怎么到现在也没有看见一棵茶树呢?经询问,导游小韩告诉我:茶山原名叫东山。是块风水宝地,得到西王母的青睐,西王母派了山神化作道士在这里建立了寺庙,也就是现在般若寺旧址。还在“状元井”边上栽种了三棵茶苗,茶苗得到了天地精华和茶山泉水的滋养后,枝繁叶茂,高度比普通茶树高出数倍,茎干要几个人才能抱住,茶树的树荫就有数十亩地,是天下一大奇观;茶叶的香味很浓郁,茶山的溪水也清冽甘甜,茶叶顺着溪流而下,茶香四溢,闻香味者身体健康,饮茶水者耳聪目明,因此远近都称好,口碑也非常好,因此东山改为“茶山”。但是这茶树的神奇引起了坏人的非分之想,想把茶树占为己有。茶树有灵蛇守护,坏人在蛇饮水的路上倒插利刃,毫无察觉的雌蛇不幸腹部被利刃划开,雄蛇用茶末为它的妻子疗伤,茶神显灵救了雌蛇。雄蛇觉得人心恶毒贪婪,怜惜茶树会受到伤害,灵蛇就拔去了三棵茶树,但茶树的根部化作了三茶峰,这成为了茶山的主峰。
哦,原来如此。山友骑马看海马上建议,既然叫茶山,何不找个平缓的洼地,种上几片茶田,岂不美哉?小韩答曰:已经种了,还培育了茶树的新品种。哈哈,这就对了嘛,我也觉得这样还差不多。
途径状元井,我们纷纷在那里拍照留念。这是一个古老的景点,状元井由状元峨冠而来。站在寺前广场看这石头状若官帽式样,人们称其为“状元帽”又名“状元峨冠”。就这个貌似普通的状元帽,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十二条火龙跑来茶山作乱。茶山一片火海,万物生灵难以存活下去。巧遇八仙之首的铁拐李到茶山修行,见这里生灵受苦,便只向天庭借来一口如意神钟,仙咒一念,钟里传出美妙的乐曲。十二条火龙挤到钟下看稀奇,这时只听“咣当”一声,他们被扣在了钟下,之后茶山才恢复了宁静。许多年以后,有一个糊涂皇帝来茶山游山玩水,听到这个故事感到好奇,他不管人们的灾祸,强行修了吊钟台,想把神钟吊起来听仙乐。可这钟太大了,谁也移不动,他便下旨将京城的新科武状元召来,吩咐说:“你要把这口钟高高举起,吊在亭子里,寡人要听戏。”武状元说“启禀万岁,钟内有十二条火龙,一旦举起,火龙势必逃出,茶山必将变成一片火海,百姓定会生灵涂炭,臣难从命。”昏君见武状元抗旨,恼羞成怒,要治重罪。武状元见皇帝如此昏庸,便摘下状元帽子,扣在神钟上,辞官回家去了。昏君看众怒难犯,只好作罢。所以直到今天,山门北坡岩上仍象官帽子式样,人们不忘替百姓着想的武状元,把他放置帽子的地方称“状元帽子”。从此,这口井就叫做状元井,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这口水井细水长流,常年不干。我在井口向下看了一下,很清澈,据说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相传在这饮过水的学子大部分都能金榜高中,因此取名状元井。就这口井的来历还有个传说。相传,寺庙建成后,百事如意,唯有用水困难,来到春天缺雨的时节,僧道往往要走几里地才能取到水,王母娘娘听到禀报,顺手从头上拔下仙钗在庙前一剜,撅出一口水井,水井深不可测,泉水常年从井口汩汩流出,解决了当地的用水之需。
一直往上,我们爬了不到半个小时终于来到茶山般若寺。这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佛教寺庙般若寺,般若全称“般若波罗蜜”,梵文意为“智慧”,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区别,所以用音译而不用意译。茶山般若寺始建于唐初,名三藏庙,历代重修。现在的庙宇是在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基础上恢复而成,占地面积50余亩。般若寺背靠三茶峰,依山而建,主体建筑有三门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有东西两殿。般若寺的建筑为仿清代的木结构宫殿建筑,气势宏伟。
我们进去依次看到的是三门殿,因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他们手持金刚杵,是印度古代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作战武器。他们是保卫佛国夜叉神,又名执金刚,是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又称哼哈二将。
继续往上走,我们看到的东西两侧的是右边的钟楼和左边的鼓楼,常说晨钟暮鼓,按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听见敲钟,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供奉地藏菩萨,鼓楼供奉伽蓝菩萨。
再往上,便是天王殿,这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前楹联为:右联是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拂逆境上难容诸事,左联是广结欢喜缘满腮合叹笑世间名利场中可叹人。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山中无佛便无魂魄。茶山的佛便是弥勒佛,还有一尊就是用葱绿树木顺山势栽植而就。“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种胸怀需要山水助一臂之力吧!捧一壶山茶,烧一柱佛香,世俗杂念一一抚去,只有“佛祖心中留”,清袖兜风,灵魂岂不超脱?虽然仅仅片刻,也足以安心一生。“地做床褥天做被,醉卧天地间,我自逍遥”岂不乐哉?
我们再继续往上走,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有个九龙壁,巧合的是,左边的松树,刚好三株合抱,右边石阶上的杏树恰好也是三棵,九龙壁里面的那不是三棵树,是一棵树一分为三,与三茶峰不谋而合,实在是妙。所以,整个寺庙与三茶峰融为一体。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大雄正殿前的楹联:右联是本来佛身清净圣凡一体菩提道当下圆成,左联是如是妙相庄严主伴齐彩灵山会严然未散。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像旁的是两比丘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初祖。迦叶涅槃以后,阿难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在涅槃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槃,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
走到大雄宝殿的后面,便可以很清晰地眺望三茶峰,这分明就是茶山的主峰了。其真正得名是因其有三个山峰,又名三叉峰。我们发现最左边的山峰,中间有个缺口。最神奇的传说是,二战时期,美国的黑寡妇战斗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后返航,因燃油不足没法返回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只能横过黄海在中国寻找降落地点,在没有找到合适地点就已燃油耗尽,撞在山峰上,形成了这个缺口,附近村民在状元井边上竟发现过飞机的残骸。
下山后,我们先坐了一段观光电瓶车,便下车游览刚才上来时错过的一些景点。在茶山广场旁,我抬头看对面起伏的山峰,导游说这叫卧佛山,卧佛山的最高点是两座卧佛头对头的地方,从最高点往左看,就像一个睡佛正在用右手抚摸着自己的肚皮,鼻子的轮廓也很清晰。通过右边的林荫小道我和水老师、紫衿来到“茶山黄龙”,听说如果再晚些时候,这里板栗树将是硕果累累。“黄龙”的意思是四川有个黄龙景区因其自然水景的奇特闻名,而在这儿引用这个名称是说茶山的水景也可以与黄龙相媲美。果然沿路我们所见的水景多少还是让我们感觉到了茶山黄龙的美景。茶山水源来自茶山水库,沿着桃花涧形成茶山特色的水景,水流时缓时急,时而瀑布倾泻,时而形成深潭,简直是美轮美奂。
走着走着,路右边“茶神”两个大字豁然映入眼帘。原来,眼前的“茶神”二字是唐朝玄宗年间的陆羽所写的。陆羽自幼聪敏好学,诙谐善辩。他与名书家颜真卿,诗人张志和等结为好友,也有数首诗歌流传至今。陆羽生平嗜爱喝茶,精于茶道。他游历天下名山巨泽,遍尝名茶名泉。曾撰写《茶经》三卷十篇,备述各种茶性及采茶、制茶、煮茶、饮茶之法。陆羽因此被后人尊为“茶圣”,供为“茶神”。
茶山缘石刻位于茶山景区入口左侧,为中国海洋大学丁玉柱教授撰写。全文共128个字,介绍了茶山的由来。“天柱东南,泽山之阳。王母巡游,植茶山冈。三茶合围,高逾数丈。山民沉疴,求茶祛恙。歹人觊觎,灵蛇守防。雌蛇回家不幸刃剖肚腹之下,恶徒利刃原来密伏蛇道之上。雄蛇为妻敷茶疗伤,茶神显灵护生回阳。叹人心恶贪,怜茶树无双,王母灵蛇拔树去,其根化为三茶峰。念吾乡民祈愿,仙赐茶籽再生。众生得福,茶山成名。”
边往回走我边想,既然是新开发的景点,当然少不了人造痕迹。但是,在这里的人造景点看上去尽量顺其自然,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谐和统一。譬如山与山的巧妙连接,仿造的长城拍照会以假乱真;光秃秃的大石上凿眼、搭棚,并栽上藤类植物,既好看又遮荫;巨大的茶壶、草棚、木屋等,既古朴又自然,既典雅又形象,徜徉其中或观后,让人身心放松,神舒意爽。
在鸟语花香中穿梭,在崇山峻岭中散步,让人完全忘记凡尘中的无端烦恼和苦闷,人与自然之美的共鸣让人心情激动,而人性美的无穷魅力更加影响有同样感触的人并使其受益终生。
寺边松树茂盛葱绿如海,风过时树声汹涌如怒涛澎湃,站在庄严的般若寺内观庙里的香火旺盛,看来往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人们有的微微喜悦,有的轻轻惆怅,悠然、怡然,超然,物我都融合了,都诗情画意了。笨笨提醒,我也信则灵拜一拜,这也许就是外静内闲的美妙境地吧。
游完茶山,我们在平度茶山风景区伊启平总经理的接待下,在翠景苑生态餐厅品尝了当地丰盛的农家宴,大家频频举杯庆幸有缘欢聚。这家主营野菜、野味、家常菜的生态餐厅风格设计构成了茶山独特的风景,集中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和谐统一,山水之间融合生态园林之最,让游人在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中尽享美食。
我们就要离开茶山了,但这里的山石、山泉、山花、山寺,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茶山象形山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移步变景,远近高低各不同。茶山泉水溪流沿着长长的深山峡谷,弯弯曲曲,时急时缓,时聚时散,细水长流,绿掩溪声。茶山山花是春天的使者,百花争奇斗艳。
茶山地域辽阔,规模宏大,后期工程还有农牧场、山野疗养区、山地特色体验区、苗木种植培育区、体育活动休闲区、中高档接待区、接待公寓和高档别墅区等等。祝愿茶山日臻完善,早日声名远扬。
令我感叹的茶山哟,一尊占满整个山体的观音菩萨,一把硕大的茶壶,佛音缭绕,绿树成荫……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24c4840100f8iu.html